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是我國稀有珍貴動物馴鹿的惟一產地。鄂溫克獵民是馴鹿的惟一飼養者。馴鹿又是鄂溫克獵民在原始森林中游獵的惟一運力,所以敖魯古雅素有“馴鹿之鄉”的稱號。
馴鹿的形態十分古怪,它長著馬一樣的頭、鹿一樣的角、驢一樣的身軀和牛一樣的蹄子,鄂溫克語稱“奧榮”,俗名“四不象”。馴鹿性情溫和,易飼養放牧,覓食蘚苔等野生植物,適于大興安嶺高寒地帶繁衍生息。其毛色有褐色、灰白色、白花色和白色。它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不論雄雌均生茸角,又稱角鹿。
馴鹿行走敏捷,輕快如飛,無論是枝椏茂密的森林,還是塔頭地沼澤,都穿行無阻,如履平地。馴鹿從來就是獵民必不可少的交通馱運工具,是獵民在原始森林中游獵的好伙伴,被譽為“林海之舟”。馴鹿在森林里每小時可行走5~6公里。獵民每次搬家將馴鹿5~10頭,最多15頭,前后拴在一起,形成鹿幫,1人在前牽引一頭頸下帶銅鈴的馴鹿即可。馱運貨物需先備上小鞍子。馴鹿平均能馱貨35公斤左右,最多可馱60公斤左右。
馴鹿從蹄到角渾身是寶。它的毛皮可穿,既可制革又能做裘,柔軟耐磨;肉可食,奶能喝,營養豐富;茸角、鹿鞭、鹿筋、鹿心血、鹿尾都是名貴藥材。目前,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飼養馴鹿1035余只。為解決馴鹿品種退化問題,1996年從俄羅斯引進29只種公鹿,F在,第一批改良小馴鹿已在馴鹿群中奔跑。
消息